歡迎進入米兰电竞app!
新聞中心
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裝備製造業發展形勢嚴峻

裝備製造業發展形勢嚴峻

 更新時間:2012-07-25 點擊量:299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裝備製造業(ye) 發展形勢嚴(yan) 峻

        根據713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,20126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(ye) 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.5%,比5月份回落0.1個(ge) 百分點。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(ye) 工業(ye) 增加值增長速度僅(jin) 為(wei) 6.5%,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(ye) 增速5.9%,汽車製造業(ye) 增長12.7%

  

  工業(ye) 增長速度,是用來反映一定時期工業(ye) 生產(chan) 物量增減變動程度的指標。利用該指標,可以判斷短期工業(ye) 經濟的運行走勢,判斷經濟的景氣程度,也是製定和調整經濟政策,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參考和依據。有一種說法是,10.5%是一個(ge) 平衡點。低於(yu) 這一數值說明市場需求乏力。在200810月份的時候,我國工業(ye) 增加值增長為(wei) 8.2%,為(wei) 2001年以來降到個(ge) 位以下。如此對照看來,現在的工業(ye) 形勢說不上的zui壞的時候,但對於(yu) 中國機床工具行業(ye) 而言,其服務的客戶領域比如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以及通用設備製造業(ye) 的數字卻徘徊在6%左右,這不由得不引起重視,因為(wei) 客戶需求疲軟,反應到機床上還需要一定周期,這預示著機床行業(ye) 在未來的短時間內(nei) 難以迅速回暖。

  

  還有一個(ge) 數據也可以說明同樣的問題,6月份中國製造業(ye) 采購指數(PMI)為(wei) 50.2%,比上月回落0.2個(ge) 百分點。而分企業(ye) 規模看,大型企業(ye) PMI為(wei) 50.6%,比上月回落0.5個(ge) 百分點,繼續位於(yu) 臨(lin) 界點以上;中型企業(ye) PMI為(wei) 50.0%,位於(yu) 臨(lin) 界點;小型企業(ye) PMI為(wei) 47.2%,連續3個(ge) 月位於(yu) 臨(lin) 界點以下。我們(men) 知道,中小企業(ye) 應該說是市場反應zui活躍的分子,而小型企業(ye) PMI下降到臨(lin) 界值以下,說明工業(ye) 的末梢已經進入了“嚴(yan) 冬”。

  

  6月下旬,中國機床工具工業(ye) 協會(hui) 在北京召開了2012企業(ye) 經濟形式座談會(hui) 。而此次會(hui) 議的目的,據稱是:“基於(yu) 當前國內(nei) 經濟形勢正處於(yu) 嚴(yan) 峻時期,國務院非常關(guan) 注當前的工業(ye) 經濟形勢,為(wei) 此召開了緊急動員會(hui) ,要求展開調研,聽取各工業(ye) 企業(ye) 尤其是製造業(ye) 企業(ye) 對當前工業(ye) 經濟形勢的看法、想法和所存在的問題,以及所采取的應對措施等,以期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(jue) 方案,能有助於(yu) 政府做出相應政策決(jue) 策,以期促進行業(ye) 平穩發展。”

  

  會(hui) 上,中國機床工具工業(ye) 協會(hui) 副秘書(shu) 長陳惠仁說,根據2012年*季度統計數據,機床工具行業(ye) 企業(ye) 的產(chan) 值普遍下滑,降幅達10%~30%,在手訂單減少30%以上,庫存增加了約70%。但協會(hui) zui近調研了解到,實際情況比統計數據上體(ti) 現的情況更為(wei) 嚴(yan) 重,訂單、營業(ye) 收入、利稅等經濟指標普遍下滑,幅度多在20%~30%,庫存大量增加。預計2012~2013年的經濟形勢不容樂(le) 觀。

  

  與(yu) 會(hui) 企業(ye) 的共識是,就目前的經濟發展趨勢來看,這種下滑還遠未達穀底。從(cong) 近期情況看,在今明兩(liang) 年內(nei) 複蘇的可能性不大。因此,不少企業(ye) 對未來一兩(liang) 年的經濟運行形勢普遍表現信心不足。

  

  說到這,很容易想起2008年金融危機時候*總理說的一句話:“信心比黃金更重要。”經濟的發展本身出現了問題,如果再沒有信心,市場就會(hui) 一路看差,一發不可收拾,會(hui) 造成更大的恐慌,消費市場會(hui) 更加萎縮。沒有了需求的支撐,這就會(hui) 對行業(ye) 發展造成致命的打擊。

  

  當然,光有信心還不行,畢竟經濟下滑已成定局,短期內(nei) 難見回暖。但任何事情都有兩(liang) 麵性嗎,換而言之,現在經濟不景氣給企業(ye) 帶來了一些困難,也是企業(ye) 消化、改進、提高近年來所開發的新產(chan) 品、新技術,實現產(chan) 品更新換代和企業(ye) 轉型升級的良好時機。